向日葵约在明朝时引入中国,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《群芳谱》(1621),该书中尚无“向日葵”一名,只在“花谱三*菊”中附“丈菊”,原文如下:“丈菊-名本番菊-名迎阳花,茎长丈余,秆坚粗如竹,叶类麻,多直生,虽有分枝,只生一花大如盘盂,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,至秋渐紫黑而坚,取其子中之甚易生,花有毒能堕胎”。“向日”之名,见于文震亨《长物志》(约1635年左右)。1820年谢方在《花木小志》中言向日葵处处有之,既可观赏,又可食用。说明向日葵在中国广为种植。
历代诗人,写向日葵的诗篇相对较少,每咏及,多寄托忠君的思想:“匪以花为美,有取心向日。孤忠类臣子,恒性若有德。”李瓒的这四句诗,可为代表。司马光的《客中初夏》诗有:“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。”咏花明志,讲的是人品。“葵花向日倾”,典出《三国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若葵藿之倾叶,太阳虽不为之回光,然终向之者,诚也。”杜甫也有“葵藿倾太阳,物性固莫夺”的诗句。宋人蔡氏《葵花》诗云:“最怜一点丹忱在,不为斜阳影便移。”刘长卿《咏墙阴下葵》云:“此地常无日,青青独在阴。太阳偏不及,非是未倾心。”替忠心不贰的向日葵辩解,竟是如此体贴入微。
|